近日,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第二批工程案例立项结果,由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研究生院组织申报的3项工程案例全部获批立项。此次案例征集工作紧贴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要求,紧贴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建设,突出“铸魂育人、产教融合、学科交叉”的工程案例建设定位。
序号 |
首席专家 |
单位 |
项目名称 |
1 |
李继清 |
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 |
《破解“城市看海”顽疾——变化环境下城市内涝形成机理及灾害风险评估》 |
2 |
马续波 |
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|
《“核”心突破,铸就强国梦:中国核电设计软件自主化与“华龙出海”之路》 |
3 |
周振宇 |
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|
《基于配用电电力物联网典型场景的5G通信关键技术应用研究》 |
一、破解“城市看海”顽疾——变化环境下城市内涝形成机理及灾害风险评估
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李继清教授牵头申报的《破解“城市看海”顽疾——变化环境下城市内涝形成机理及灾害风险评估》项目,针对气候变化与城市化叠加引发的内涝问题,构建分布式立体化内涝仿真模型,集成GIS、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技术,揭示暴雨内涝致灾机理,建立动态风险评估体系。项目提出精细化风险等级划分与灾害防控策略,为城市规划与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,推动城市韧性提升,助力实现“大雨不涝”的民生目标。
二、“核”心突破,铸就强国梦:中国核电设计软件自主化与“华龙出海”之路
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马续波教授主持的《“核”心突破,铸就强国梦:中国核电设计软件自主化与“华龙出海”之路》项目,聚焦核电设计软件自主化这一国家战略需求,自主研发领先国际的软件,突破技术瓶颈,为“华龙一号”核电技术出口提供核心支撑。项目融合核物理、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,推动校企合作与工程硕博士培养,形成案例集、教学资源及学术成果,助力中国核电技术跻身国际前沿,服务“核电强国”目标。
三、基于配用电电力物联网典型场景的5G通信关键技术应用研究
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周振宇教授主持的《基于配用电电力物联网典型场景的5G通信关键技术应用研究》项目,瞄准能源互联网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,针对配用电场景中海量终端接入的通信难题,研发低功耗、大连接、高可靠的5G技术。项目深化“电力+通信”跨学科融合,为智能配用电市场提供可复制的5G组网方案,助力“双碳”战略落地。
第二批工程案例立项征集面向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高校,聚焦重大工程、重大装备制造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,突出前沿性、交叉性、典型性、启发性,旨在落实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战略部署,高质量推进产教融合的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。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将以此次获批为契机,着力构建 "课程+实践" 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,强化工程案例教学的转化能力,突出产业应用导向,持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。
文字:罗格非 赵如枰
初审:陈昀睿
复审:刘馨浓 刘元欣 赵如枰
审核:卜叶蕾 何健